據英國劍橋大學稱,該大學“利弗休姆未來智能中心”(LCFI)的研究人員分析了電影中與人工智能相關的角色設定和人工智能行業的性別比例,并在國際期刊“公眾對科學的理解”上的研究。發表了以下結果:過去100年來電影中描繪的人工智能(AI)相關角色一直偏向男性,形成了危險的文化刻板印象,這可能進一步加深對女性的歧視結構在人工智能展開的未來世界,已經出現了有趣的研究成果。
這些文化刻板印象極有可能阻礙女性進入工作選擇和企業招聘流程,并最終導致性別偏見滲透到設計未來世界的 AI 算法中。簡單來說,就是電影中AI角色可能加劇對女性的歧視。
研究團隊從 1920 年到 2020 年共 142 部有 AI 相關內容的電影中,選取并分析了 116 個 AI 相關角色。結果,92% 的人都是男性,只有 9 名女性,其中包括 8 名科學家和 1 名 CEO。其中至少有一半被描繪成男性科學家或工程師助理或下屬。在 1997 年的喜劇《權力的王者:國際神秘人》中,女性首次以創造 AI 的科學家身份出現在 Frau Favishina 的角色中,她是邪惡博士的密友。
研究小組選擇了“鋼鐵俠”和“機械姬”作為具有文化意識的代表電影,即人工智能是單一天才男性的產物。影片中三分之一的 AI 科學家(37 人)被描繪成天才,其中只有一位是女性。
此前的研究表明,所有年齡段的人都有一種偏見,將具有非凡能力的人與男性聯系在一起,但被描繪成天才的 AI 科學家引發了女性不適合這份工作的想法。
該論文的作者斯蒂芬凱夫博士說,“天才是一種基于白人精英男性形成的性別歧視和種族主義智力概念的想法,并不是性別中立的!薄耙恍┯杏绊懥Φ目萍紝<,如伊隆·馬斯克就是有意根據電影中的角色塑造一個天才人物!
研究小組指出,電影中的男性 AI 科學家或工程師通過創造與他們相似的女性 AI,使死去的愛人復活,并在男性主導的公司或軍隊中服從他們,從而使絕大多數以男性為中心的 AI 相關電影變得更糟。
研究團隊強調,目前從事 AI 相關工作的女性約占 22%,遠低于從事科學、技術、工程和醫學 (STEM) 工作的女性的 39%。
研究小組警告說,這超出了行業中的性別不平等,正如我們在過去的技術中看到的那樣,它可能會成為一種歧視女性的不公平和危險的 AI 產品。
研究小組提出的研究表明,近三分之二的女性,尤其是在 STEM 領域,將電視劇《X 檔案》中的 Dana Scully 博士視為早期榜樣,在電影和電視節目中描繪了她。它對現實世界的影響。
“人工智能行業的性別不平等是系統性的和普遍存在的,”該研究的共同作者 Cantha Dihal 博士說,并解釋說“主流電影既是極具影響力的文化刻板印象的來源和放大器,這些刻板印象表明誰適合人工智能- 相關工作!薄爱斘覀冞M入人工智能時代時,我們需要小心,不要讓這些刻板印象變成自我實現的預言,”他補充道。
聲明:中華娛樂網刊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版權歸作者所有,文字和圖片均源自互聯網,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更多同類文章敬請瀏覽:綜合資訊